其实,玉石是一种笼统的名称,正如祝红阳和华老爷子探讨的,甭管多高贵,它始终还是石头!
古人喜玉,是因为玉石里多数含有数量不等的天地灵气,外形美观,佩戴之后,不仅对身体有益,还能无形中增加人的气质,当然,数量稀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。
早期的玉多数用于制作玺、印、符、圭、册,后来才逐渐出现其他玉石制品,比如早期帝王头上的玉冕,后期书生儒冠镶玉,玉笔玉砚等等。
玉石真正成为饰品广为流传,至少要到两宋时期,玉珠、玉佩、玉簪、玉镯才开始大量出现,这也是汉服、唐装根本没有玉饰的原因。
恨不得全身挂满玉饰,显示身份地位不俗的风气,是明清两代才有的,但是玉石毕竟不是大白菜满地都是,最终依然是只有少数富贵人家才能这么干。
到了现代,太平盛世引发了追捧玉石的潮流,商人们嗅到了商机,大量引进翡翠,拼命吹捧,从原石衍生出赌石行业,从水种色泽划分许多等级,直接把翡翠炒出天价。
这样做的后果就是,短期获得暴利以后,翡翠市场迅速泥沙俱下,混乱不堪,大量假货横行,曾经有一段时间,几乎全国都在卖翡翠。
你去昆南旅游,行程中有选购玉石项目,你去藏西高原旅游,也有选购玉石项目,你到东北那旮旯旅游,还有选购玉石项目。
就算你哪儿也不去,在自家门口逛个商场,总也能遇到卖玉石的柜台。
要是真有这么多蕴含天地灵气的玉石,地球还至于天地灵气衰竭,进入末法时代吗?
起码祝红阳是不信的,所以,看到樊二娘神情淡然的站在那里,根本没有逛逛的意思,他就确定,这里面琳琅满目的各种玉石,还真就是石头。
几个孩子撒欢跑进去开眼界,祝红阳和樊二娘司文秀站在入口处没动弹,四下张望。
大厅里人不少,毕竟外面停着的三辆旅游大巴,可都是五十座豪华大巴,就算没坐满,也足有一百多人,加上统一黑色小西装搭配黑色短裙的导购员,看起来倒挺热闹。
不过这里面,有三个人特别引人注目,实在是那锃亮的光头,想不引人注目都难。
土黄色的僧衣,脖子上挂着的佛珠,彰显着他们的身份,正宗的佛门弟子,也不知道是属于某个旅游团的游客,还是嘉世玉业邀请镇场子的。
冷不防一颗光头就出现在祝红阳眼前,这位比另外三个僧人多了一件红黄相间袈裟的和尚,双手合什,低声开口。
“阿弥陀佛!二位女施主生有慧根,气质不凡,瑶光聚顶,钟灵敏秀,与这玉石相得益彰,小僧这里有一尊大师开过光的玉佛,愿赠有缘!”
旅游过程中,安排购物已经被吐槽的太多了,引起纠纷上头条也不是一次两次,但依旧屡禁不止。
毕竟,失去这一块的收入,多数旅游公司都得破产,导游这个职业,也将变得没什么吸引力。
在众人喧哗抗议中,金牌导游耐心解释道:“大家可以看看旅游合同,里面有行程安排,不是我擅作主张。”
祝红阳拿出旅游合同,仔细看了看,还真有这么几项。
包括昨天的参观丝绸生产工厂、今天上午的玉石鉴赏采购,下午的品茶欣赏茶艺,事实上都和他们既定的旅游目标没什么关系。
扯下那块遮羞布,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