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用担心,科尔森只是在适应拥有无数精神锚点的感觉。”杨秋温和一笑。
奇娜想起自己被接纳进魔网矩阵中时的体验,露出了然笑容。
绝大多数的一般人,是没有机会进入精神矩阵的。
就算是有施法者庇佑的领地,可进入施法者魔网矩阵的人,也往往只有享用魔网便利性的资格,没法儿成为锚点或是拥有锚点。
毕竟这个世界的施法者不像杨秋那样,能从异位面拉来几万个稳定的、绝无失控和污染风险的锚点作为矩阵压轴
没有这三万三千多号玩家锚点全方位无死角地把矩阵死死锚定住,拉进去的人越多,不可控的风险就越大,简直和作死没区别。
无魔世界的地球,普通人会将自身精神的稳定性锚定在信仰、信念上面,比如宗教,比如国家意识、民族
意识、种族意识、以及受文化传统影响的对自身的身份认同上。
当信仰崩塌、信念动摇时,地球人的情绪会受到影响、精神也会陷入一段时间的萎靡状态;所幸地球本身属于无魔位面,意志消沉、一蹶不振便已经是最大的伤害了,并不会更进一步,又或是出现因精神失控而导致物质世界被影响的离谱现象。
这,也就给了世界观破碎的地球人重新站起来、重新建立新的认知体系和更完整世界观的机会,有许许多多的人,就是在这种破碎又重建中的磨砺中砥砺前行、让自身的精神意志得到成长,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。
地球人虽然没有机会接触超凡,但却能拥有即使数次推倒重来也能继续往前的试错资格,这或许得算是有失必有得。
可在这个异界,大多数的普通人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。
一次信仰崩塌、一次精神崩溃,都有可能对人的身体或精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,让人逐渐变得敏感、脆弱、多疑,直到某一时刻彻底破防,万劫不复。
感知越高的人,越容易陷入这个死循环。
科尔森奥尼尔的感知算不上特别出色,被血亲背叛的打击只是让他意志消沉、萎靡不振,但他还能靠着对母亲的挂念坚持下去;可如果哪天他的母亲遭遇不幸那么,他也有很大的概率,出现在教会的守夜人档案上。
当然现在不存在这种隐患了,被拉入了魔网矩阵的他,这辈子世界观无论再碎多少次,都失去了崩溃的“资格”。
待科尔森从初入矩阵的惊喜中冷静下来,杨秋便让他出门去准备“接待”玩家经过好几轮勾心斗角、明拍暗拍、乃至上演了全武行,玩家们终于决定好了那几名重要俘虏的“归属”;胜利者正抬着人,昂首挺胸地往领主府这边行来。
最先抵达的,是“持有”伊齐基尔伯爵的拉轰哥一行人。
伊齐基尔时代的领主府本来就是被拉轰哥的血盟给攻陷的,按理说这名“重量级俘虏”的归属权应当是毫无争议才对。
奈何血盟大了,队伍就不太好带,拉
轰哥有心让小伙伴冥风淳朴拿这次的“特殊奖励”、看能不能也碰瓷个玩家领主出来,但他血盟里其他带团的团长也很有想法、并不愿意让拉轰哥直接内定。
毕竟玩家与玩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直白的上下级关系,刚进血盟的萌新也不表示就一定得讨好血盟高管、事事高管优先都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