们。
乐宛悄悄给吴元使了个眼色,吴元了然,吃完饭就把两块钱压在碗底下。
吃完了饭,乐宛还不着急走。
“你还要干嘛啊”
“猪圈也看过了,厂子也看过了,还有啥漏下的吗”
乐宛转头就秀了一把。
她凑堆去跟村里的妇女们磕了会儿牙,再回来时候就跟他们说郑敏敏不容易。
多的她不准备说,毕竟私事,得问问郑敏敏的意见,人家要是不乐意,也不能往外登。
下午的采访就随意的多。
“你们厂里的知青多吗”
“不是很多,之前也跟他们说了招工的事。有的还想要回城,觉得虽然算是工人了,但是真要在这儿当工人,不太划算。而且养猪喂猪做熏肉,都是又脏又累的活计。”
“那你招工时候,社员们会有冲突吗”
“不怎么有,而且咱这儿跟城里的工厂不一样。这里工厂只开半年多,剩下淡季就不做的。所以看着每个月是有工资,但是均下来也就那样。转成工人就没有工分了,分不到粮食。很多人也怕厂子干不了几年就黄,所以这个工位吸引力要比城里的小得多。”
“那你的户口呢”
“我弄过来了,毕竟还有闺女在。但是去年离了婚,所以又把身份恢复成知青了。”
“那不是有点奇怪”
“奇怪也没办法,我不是本地人,公社没有离婚的知青单立户头的先例,只能这样不尴不尬的先放着。”
“能问下为什么离婚吗要是你觉得不想说就可以不说。”
“这也没啥,就是跟你们的报道应该关系也不大说说也行,我是从江省过来的知青,家里没几个亲人了。来了之后就被人介绍给公社小学的老师。我想着他人不错,对我也好,就答应结婚落户。后来我生了苗苗之后,他就变了脸色。说我生个丫头让他没脸。他妈也闹,非要我再生一个。
我本来倒是无所谓生不生第二个。但我头一个他们都不好好对待,我怎么可能生第二个去年苗苗才一岁多,高烧三十九度,他妈非拦着不叫上医院。我一气之下就离了。啥也没要,就说把苗苗给我带。他们家迟早是要娶新人,苗苗留在他们家才是被磋磨。
离婚之后,我带着苗苗住知青点。同学都照顾我很多。但我想着,不能一直占人家便宜。好在我别的不行,手艺还不错,家里早些年也是开饭馆的。正好去年公社猪养多了,我就打报告弄了个小作坊做熏肉。”
蒋曼曼赞了一句“你可真有魄力。”
郑敏敏苦笑“也是运气好,碰上闫书记。他比较支持我,换个领导可能就没有这么顺利。”
乐宛“那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吗”
“打算的话,那就是想把厂子做大点。现在销货也就是梧市几个工厂,不知道还能不能扩大。再有就是希望苗苗能健健康康的,平时我太忙了,照顾她也少。”
乐宛点点头,现在才算是差不多了。到时候写报道时候,把重点侧重于知青下乡建设,公社支持知青创业。再加上点郑敏敏的个人事迹,为了反对重男轻女的丈夫毅然决然离婚,然后发展事业。要素多,怎么看都很符合现在的口号。
吴元也服气了,要不是乐宛已经在印刷厂站稳了脚跟,自己少不得要上毕厂长那里横刀夺爱。
这次的访谈,给他们上了一课,回去之后可有的写了。不论是人物还是事迹,都很立体。
正当几人准备离开的时候,只听见外头吵吵闹闹的声音传来。
“领导要为我做主啊都是这女人,她抢了我的孙女啊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