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排行榜
首页
阅读记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L
M
S
上一页  ←  章节目录  →   下一页
30、捐赠(第3/5页)
    后来家中亲人战火中没了大半,到了建国之后,更是只有他一个了。

    乐宛在心里暗自记下这位老人的事迹,写了短短一则生平介绍交给万青山。嘱咐他将这一部分展示在博物馆内。

    她之所以这样毫无负担就捐赠了这些,也是想到若是那位老人有亲人可以托付,就不会将这么贵重的东西交给自己的学生来保管。现在东西都留了下来,她能做的也就是让世人记住这位老人。

    趁着闲,她坐下开始盘点自己的家产人民币只剩下两千多,另外翡翠镯子一只,金条四个,银元七十五枚,手头还有不到五十块钱,若干粮票,家里也没有多少存粮。

    这么一算,乐宛就打算趁着转换地点固定了,就把银元先给出了。这东西算不上古董,还是币圈的人在玩,自己出一次差不多就能挣个好几万,足够很长时间的生活了。

    打定主意之后乐宛就没再去上次的旅游镇,而是直接去了某临海城市的古董一条街。

    这里鱼龙混杂,走现金也不是什么很难见到的事。乐宛提前打听好了价位,进了某个店铺,再出来时候手里就提了五万块的现金。

    一枚银元的价格在五百到六百不等,七十五枚银元卖出五万块,怎么也不算亏了。

    拿到银元之后,乐宛就去买了手机,电话卡的事她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办法。不记名电话卡早就不让卖了,自己没有身份证就办不了电话卡。思虑再三,最终还是偷摸在网上发帖,花一千块钱买了一张别人的卡。

    乐宛舒口气,终于,往后不用在移动之前四处张望怕被人发现了。

    她把藏在山洞里的东西都转移到a大的房子里,万青山这套房子上下两层,都是两室一厅的格局,家具齐全,水电网费都是交好的,万青山还嘱咐她尽管住,不要不好意思。

    乐宛很满意,打开某橙色软件就先下单了几样颜色素净的布料。

    她倒是想直接买点衣服回去,但是布料做工她又不了解,别回头穿出去了被人指责说是享乐主义。还是买布料靠谱,就买纯棉的,颜色不要花俏。拿回去找认识的人帮忙做,这样都知道她是扯了布做的,至于布料供销社一天往外卖多少呢,谁能记得住自己买没买。

    再接着就是买了个滚铁环、小陀螺,还有毽子和沙包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七十年代真的太缺玩具了,可能大城市还好些,但能玩的也不多。家里几个小娃每天不是撵鸡就是撸猫,连个正经玩具都没有。

    也许是太久没有剁手了,乐宛简直买的停不下来。

    复古帆布包,几样能在这边穿的衣服,面膜化妆品,各种腌腊制品,小吃零食

    就算一时用不上也没关系,放在a大的房子里,随时都能过来拿。

    乐宛也不再把买来的吃的都扛回去了,采购一大堆食物,全都塞进这边的冰箱里,又买了几十斤的粮食也都放在这边。往后只要每天过来拿就行,可比每次都去超市方便太多。

    另一边的魏大山和方敬两个人也传来了好消息。

    方敬住进了在县城的亲戚家,头几个单子推的很顺利。家里亲戚给他牵线搭桥,很容易就搭上了几个厂子。后面速度就慢了下来,方敬脑子灵活嘴巴甜,每天都在变着法的跟门卫们斗智斗勇。

    另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页  ←  章节目录  →  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