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了,妈为啥跑还不就是害怕,他们一家七个,只有大姐已经高中毕业可以自给自足,剩下的没一个能靠自己活下去。是,他们都是城市户口,但是只有票没有钱照样别想买到东西。
他不恨大姐,大姐昨晚还流着眼泪跟他说,工作暂时给了三婶,她跟三婶说好了,等到他高中毕业,工作就能到他手上。
他本来想问大姐,那这两年时间家里怎么办但是看到大姐的眼泪也就作罢,何必把话说的那么开呢
剩下三个,叫乐荣乐昌的双胞胎今年七岁,最小的乐盛今年五岁。
三个人事不知的小子围着蹲了一圈,身上的衣服摞补丁不说还脏,家里孩子多,衣裳也是大的穿完小的穿,轮到他们三个的衣服都是磨了不知道多少遍。按理说七八岁的孩子都皮的没边,但这小哥仨不一样,饿的没劲也不爱动弹,不到岁数上学,平时就缩在家里,这里蹲蹲那里蹲蹲。正值春天,家里的衣裳除了冬天的棉衣就是薄衫,三个小的都穿的薄,脸上齐刷刷坠着一管看起来差不多的鼻涕。
屋里的乐宛扶额,她真的不想带孩子。她在孤儿院长到十六岁,一路读上去,读书时候就兼职,后面更是到处跑事业,只谈恋爱不结婚。好几处房产,除了钟点工就没别人,别说这种大家族的生活了,一家三口的日子她都没过过。
但她又实在为这些人忧心,按照书里的故事,这些人其实都不坏,就是倒霉。
倒霉碰上了女主一家。女主你要说有什么好搁乐宛看来,也就一般般,没有突出的才能,没有刻苦的毅力,没吃过苦,纯粹就是享福,还有薛定谔的道德标准,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,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,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茶。抛开书里的主角滤镜来讲,女主就是命好,她全家都命好,赶上时机,赶上时代,赶上一个脑壳坏掉的男主。
简而言之,主角光环。
主角光环下,什么都是白瞎。
正纠结着,外头来了不速之客。乐家这条街很僻静,住的都是积年的老邻居,乐家从乐宛爷爷开始就住这儿,占地也大。而且他们的房子靠近街角,往外走过一条街就是武装部革委会在的区域,往里去的那几栋房子被拆了,留着一片废墟。
本来房子是盖瓦片的砖房,后来乐建山工作了,就一年一年的修,一点点的攒,终于把屋顶改了,起成三间大屋的平房。地段好又安静,院子大,关上家门就是一家人过。
来人中的一个悄悄的瞪了一眼大门上的铜环,眼里又是羡慕又是愤恨。
“你们大姐呢”
“让乐宛出来,那事考虑的怎么样,总该给个说法,我工作也忙,行与不行给个准话”
作者有话要说开文了日更,欢迎小可爱捧场哦